.jpg)
期货 市场新手 可能是一个 直觉的 交易者,并且由于对市场和实践经验的了解有限,他们的直觉常常是一种幻想。
例如,在 上升趋势中, 新来者将看到商品持续 上涨将渴望做空,建立但也增加头寸,这与他们的 低买高卖概念有关。
交易者在前一条K线看到 看涨 形态,然后大宗商品价格确实上涨,假设这种形态将是看涨形态。
实际上,他的这种观点依赖于先前的感知系统。
但是历史 并不会简单地重演,这次与上一次并不相同,过去的经验也不能成为判断现在的基础。
针对小型和较大型企业 职缺和 就业情况的高频数据显示,对员工的 需求和新增招聘之间的差异扩大。
这可能是造成4月就业报告疲弱的原因,这种趋势可能延续至5月。
一些大宗商品价格迅猛的上涨势头最近有所缓和。
但全球供应瓶颈和商品及服务需求激增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缓解。
美联储 颇为看重的通胀 预期亦攀升。
贝莱德(BlackRock) 美洲固定收益部门主管BobMiller在近期的分析中写道:“招聘活动慢于预期,以及通胀推动力高于预期,未来 几个月这两种情况很 有可能要一直跟随着我们。
”6月1日, 人民币对美元交投于6.37附近。
截至北京时间16:55,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3755,美元/在岸人民币报6.3759。
市场强烈 做多人民币的情绪有所缓和。
央行5月30日宣布将 外汇存款准备金从5%上调至7%后,人民币短线走弱近200点至6.37附近,当日 人民币对美元一度飙升至6.357的近三年高位,较去年接近7.2的水平飙升超11%。
外界普遍认为,通过这个较大比例调整的举措可以适度地抽紧市场的外汇流动性,减少金融 机构手中外汇资金对市场上的供给,以改变外汇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减缓人民币 升值的压力。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外资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和交易员认为,未来美元 指数才是关键。
“今天中间价实际比模型预测的要弱了近16个点(人民币更弱),幅度比几周前更大,这似乎也体现了央行不希望看到羊群效应,”一外资行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其实30日升准涉及的整体外汇资金约200亿美元,比起日均400亿美元的交易量仍很小,但释放了强烈的象征性意义。
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势是决定人民币的主因,需要关注这周五的非农数据是否还会‘爆冷’。
” 央行释放强烈信号 5月28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7.95,创近五年来高点。
今年以来该指数累计升3.48%,SDR篮子指数升3.03%,BIS指数升3.57%。
2020年上述三大指数则分别升3.77%、3.78%和2.64%,逆转了2019年的跌势。
CFETS一篮子指数一年以来的 涨幅为6.82%,人民币对美元的一年涨幅为9.95%,可见其他货币可能升值幅度更大过人民币;但今年以来,人民币的涨势明显相对其他货币有所加速,印度疫情引发的供应链担忧也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
人民币对美元年初至今实则升值不到2%,但CFETS一篮子指数年初以来涨幅为3.48%。
面对一致的做多预期,加之此前市场一度传出“央行刻意推动人民币升值以抵消输入性通胀”的揣测,导致此前市场做多情绪强烈。
不过,央行很快就表了态。
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央行5天两度就人民币汇率权威发声。
例如,5月27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提及,企业要聚焦主业,树立“风险 中性”理念,避免偏离风险中性的“炒汇”行为,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5月23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谈及当前汇率形势时说,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汇率预期平稳。
5月30日央行的举动也和上述表态一脉相承。
“其实提升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对外汇流动性的实质冲击有限,但信号意义极强。
此前几周,中间价就显示了类似的信号,因为人民币中间价往往都比模型预测得更弱一些,”另一名外资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虽然此前央行已经宣布停用 逆周期因子,但其实模型的测算显示,在宣布停用前的几个月,逆周期因子就已经淡出了。
因此如今逆周期因子是否会重出江湖,也可能需要预判。
” “揣测(可以升值来抵消输入性通胀)的前提就错了, 中国和美国不同,中国不存在全面通胀,只是PPI和CPI的剪刀差扩大。
比起大宗商品动辄超100%的涨幅,外汇的这点升值幅度根本微不足道。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记者表示。
机构乐观情绪升温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6月以来,部分全球顶级机构专家对于中国经济和中国资产 前景的乐观情绪持续升温,他们的投资方向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高盛财富管理投资策略组联席主管王胜祖表示,相对于现金和债券,该机构更看好中国股票。
顺周期价值股将会迎头赶上成长股。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 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 有望达到9%。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市场策略师 王滢表示,展望下半年,中国股票市场仍将提供较多赚取超额收益的机会。
行业配置上,该机构短中期比较青睐原材料 板块、银行板块。
王滢还表示,摩根士丹利对中国消费和服务稳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持有充分信心。
在板块配置方面,建议增配的板块包括消费服务以及耐用消费品板块等。
安本标准投资管理董事及中国股票投资负责人 姚鸿耀指出,投资者有充分理由对A股市场的前景感到乐观。
该机构的经济师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约为9.5%。
姚鸿耀强调,中国经济复苏预计会利好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结构性增长,经常性消费品、非经常性消费品和健康护理板块的公司有望受惠。
整体而言,中国出口正在回升,国内企业盈利前景良好,盈利质量胜过其他市场。
展望未来,中国消费的结构性动力仍然稳固。
调味料生产商、汽车零件制造商、新能源企业以及电池供货商等均存在机遇。
投资者应留意有庞大市场份额且具备防守型竞争优势的行业翘楚。